历史
极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香郁果 > 苦娘《三十七》

苦娘《三十七》(1 / 0)

,最快更新香郁果最新章节!

康怡敏站在台子下忍不住的笑了,“这朝月真是的。”

她跳上台子,坐下来静了一会儿,下面的人也慢慢安静下来。

康怡敏说:“马朝月这莽汉太不着调,不过他没有坏心,念起他全心全意的为咱上小寨父老乡亲驾辕拉套,累的椎间盘都突出了,咱原谅他吧。”

“他都这样了,我们还给他较啥劲?”

“他拦大家也是护他的兄弟,谁没有兄弟?”

“但是,这洛阳还得去,没有化肥咋行?”

康怡敏说:“大家说的有理,这洛阳还是要去,没有人敢拦大家,不过,在大家去洛阳之前,让教授给咱讲讲课,如果大家听了,觉得教授讲的不好,还要去洛阳,那就随便去吧,朝华是咱上下寨的子弟,父老乡亲去了,他还真得管大家饭,想喝酒也能喝得上。”

“教授给咱讲课?那咱不成大学生了?”

“大学都停课了,教授没有学生了,就到了咱上小寨。”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这太阳真大,地里热,坐着听课总比到地里干活舒服吧。”

“那就听教授讲讲吧。”

甄士隐走到台子上,先给大家鞠一躬:“乡亲们好,我叫甄士隐,是农大的教授。”

“甄士隐?是红楼梦里的甄士隐吗?”

教授笑笑:“是,红楼梦里的甄士隐”

“那你该有个女儿叫英莲?”

教授说:“惭愧,咱没有女儿?”

“那你就是只有儿子没有闺女了?”

教授说:“不好意思,咱没有儿子也没有闺女。”

“那你就是和老婆过二人世界了?”

教授说:“罪过罪过,不是二人世界,是单身贵族。”

“说到底你和咱一样,都是打光棍了。”

下面哄场大笑。

王三和说:“万金油,你开啥玩笑?”

万金油说:“这人有多少正经话?一个个把脸绷得那么紧,干啥嘛,看看人家教授,多幽默。”

王三和说:“万金油说的不是没有道理,教授确实很幽默很风趣,在讲课之前,让他给咱讲个幽默故事,如果把大家逗乐了,咱就听他讲课,如果逗不乐,咱就散会,该干嘛干嘛,想背床板背床板,想去洛阳去洛阳。”

教授先讲个幽默故事:

“六零年春节团拜会,省长坐到了农大教授的这一桌,有肥料专家甄士隐,营养学家高枫莱,畜牧专家赵仰视,土壤专家魏姿桦,种子专家袁菜萍等等八九人,席上上了一盘红烧肉,困难时期,那能吃到这般好东西,一个个馋的直掉哈喇子,但是,盘子里只有九块肉,却有十个人,不够一人一块儿,虽然一个个馋的直流口水,但还是要显示高姿态,都不肯先动筷子,让过来让过去,邻桌的人说:“教授们不爱吃红烧肉,要不给端过来吧。”教授们齐声抗议:“谁不爱吃红烧肉?这不是人多肉少分不公吗?谁来帮我们分一分?”省长想了个法子说:“要不咱猜谜语吧,谁猜不出谁不吃”行啊,甄士隐带头响应说“我出谜面,高枫莱猜,什么东西?进到嘴里香喷喷?从**里出来臭哄哄?”高枫莱说:“这谜语太简单,就是这盘红烧肉。”赵仰视说:“你这甄士隐,翘起尾巴知道你拉啥屎。”魏姿桦说:“这啥屎上到地里都肥田。”袁菜萍说:“你们还叫人吃不吃饭了,什么屎的尿的,那是上地的,不是上桌的。”他们五个人在这玩幽默,桌上的人笑得喷饭,嘴里的东西又喷到了盘子里,那四个食性差的人吃不下去了,拂袖而去,省长说:“你们都得了职业病,不过这人少点挺好,每人就多吃一块儿吧。”

教授的故事把人逗笑了,王三和说:“咱们乡下有句话叫骂人不带脏字,可是,教授人家这是带脏字不是骂人,这才叫幽默,是冷幽默,高级幽默,怎么样?愿不愿意听教授讲课。”

“愿意,教授这一张嘴就是水平。”

“以前我听过教授讲课,教授讲的口干舌燥,但是我一句没听懂。”

“那教授不就是对牛弹琴了?”

甄士隐说:“我尽量讲的通俗一点,大家去洛阳找马朝华要化肥,去了也没有用,马市长手中真的没有化肥,这全国的化肥厂都停产了,国外的进口业务也停止了,不过,这话又说回来了,不管咋说,马市长他也是上下寨的子弟,就是化肥指标再紧,批给咱们百八十吨还是能的,他之所以这样做,看似不近人情,也是为上下寨的未来打算,他把我找来,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问题?”下面有人打断了教授的话“你这教授不会是是马朝华请来当和事佬的吧,他不给我们化肥,让我们拿什么增产?这不增产,国家的公购粮怎么交?”

教授说:“我现在可以给大家打包票,今年一季不上化肥,明年的春小麦不会减产。”

“那如果减了呢?”

教授说:“咱就找马朝华,减免咱们的公购粮。”

“真的,你教授说话算数?”

教授说:“我说话不算数,省长说话总算数吧”

李支书说:“咱们别在这争论了,听教授讲。”

教授说:“刚才老乡讲得对,这庄稼一枝花,全凭粪当家,我也是到了咱上下寨才知道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以前我就是在城里的高楼深院里,埋头搞研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同事们给我起外号叫甄士隐,其实,我的真名叫甄石印,我写了好几本书,也被评为高级教授,但是,我的研究严重脱离实际,科研成果躺在实验室里睡大觉,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我其实感谢这场运动,把我冲到了上下寨,我在这里找到了用武之地,不光是我,还有省农科所的那些专家们都在这里有自己的实验基地,这好是两方面的,这也就是咱上下寨的特殊机遇,在这非常时期,有这么多的专家教授帮咱们科学种田,像营养学家高枫莱,畜牧专家赵仰视,土壤专家魏姿桦,种子专家袁菜萍等都是国内顶尖的专家教授,甚至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要是放到平常时期,咱这乡下人连他们面都难以见到,即使来了,也是做个样子,下车伊始,咿咿呀呀讲一通,大家还真的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现在是特殊时期,这些人在城里无法搞研究,就来到咱乡下,扑下身子和我们一起干,可是,我这肥料专家到来之前,他们是散兵游勇,各自为政,如今咱这个大当家的来了,什么营养专家了,土壤专家了了,种子专家了,畜牧专家了,都得听咱这肥料专家的指挥,咱让他干啥他干啥?他不听话,咱就要他们的命?”

“啊,教授,你要杀人?”

教授说:“我这是比喻,说明肥料的重要,主席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肥料也是一样,你上的好,对土壤好,对种子好,农产品的营养价值高,对人兽的健康都有好处,你上的不好,会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农作物的营养价值,甚至会成为动植物的致命杀手,就像这碳酸氢铵,大家都知道它能肥田,能让小麦增产,但是,有没有伤害过农作物?”

“咋没有,去年夏天,天气预报说有暴雨,队长让我们中午加班给玉米上化肥,结果预报错了,一点雨没有下,十几亩玉米全给烧死了,连种子都搭背了。”

教授说:“这就是科学,谁违背了就得受到惩罚,十几亩玉米烧死是小事,如果我们上下寨的七千亩土地,因为碳酸氢铵施用过量,而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影响了冬小麦的品质,水果蔬菜都变味了,病虫害也加重了,为了杀虫就用高效农药,这样长出来的粮食蔬菜水果,直接危害人畜的健康,还有因为化肥农药超标,我国的许多农产品都过不了国际商检这一关,而不能出口换外汇,这又是什么样后果?大家想过没有?”

“这事咱还真没想过,这过不过商检这一关,换不换外汇,和咱有啥关系,咱只知道有了化肥,能增产,粮食多了,咱能吃饱饭。”

“咋没有关系?这过不了商检这一关,就不能出口换外汇,没有外汇,就不能进口国外的化肥,这日本尿素,俄罗斯磷铵,可都是好肥料。”

“你们能不能不瞎议论?听教授讲好不好?”

下面安静下来,教授接着讲:“这俩老乡讲的不错,日本尿素,俄罗斯磷铵确实肥效都比碳酸氢铵好,但是,它们依然是无机肥,对改良土壤没有什么作用,对粮食蔬菜品质的提高,也不如有机肥。”

“啥是有机肥?”

“真是大傻帽,连有机肥都不知道?有机肥就是农家肥,还是积肥队员呢。”

“这不是换了名称吗?就像你本来叫狗蛋,现在又起个张文学,有几个人知道?”

“白说话,听教授讲。”

“烦人,废话恁多。”

甄教授接着讲:“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化肥对农业增产确实起到很大作用,像那些贫困地区,土地比较贫瘠,就要上化肥,化肥肥效快,省工省事,最重要的是干净卫生,所以,大家都愿意用化肥,而咱上下寨,土地本来肥沃,离化肥厂近,自然上的多,还有的图省事,干脆就将化肥厂流出来的废氨水,直接浇了地,虽然粮食打得多了,但是,土壤却被破坏了,粮食的品质也下降了,如果不早点控制,后果将很严重。”

“所以,马朝华就将咱的化肥指标给卡了,这么说,他还是好心人?”

教授说:“他也是听上级的。”

“这上级是谁?”

教授说:“是省长。”

“你甭在这瞎忽悠,省长还管咱上下寨的化肥?我们不信。”

“你不信,就去问问省长?”

“省长在哪里?”

教授说:“省长去了五七干校,他不在其位了,但还想着咱上下寨的事情,他说,上小寨是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这红旗不能倒。”

“他不给咱化肥,让咱粮食减了产,公购粮完不成,这红旗不就倒了?”

教授说“省长和一般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考虑问题具有前瞻性,他对我说,我们河南是粮食大省,照这样发展下去,最多十年,粮食就会过剩,到那时候,粮食会成为我们的包袱,拖我们经济发展的后腿,所以,我们现在就得考虑为我们的粮食找出路,我说:’粮食的出路,一是出口,而是转化,省食品厂引进了一套面包设备,生产高级面包,专门供应大饭店,还上国宴餐桌,经济效益很可观,可是经过检验,我们河南产的小麦磨得面粉却达不到要求,这面粉要从加拿大进口,食油也不合要求,从西班牙进口,这成本多高?面包的营养和口感和咱们的馒头差不多,但价格是馒头的三到五倍。省长说:加拿大和咱河南差不多一个纬度,气候生态条件差不多,人家能搞出高级小麦,咱为啥不行?’我说:粮食的品质主要是由肥料决定的,省长说,教授你去吧,去上下寨吧,哪里有咱农科所的实验基地,农科所的专家们搞的不错,但是缺个当家的,你去了,这链条就完整了,给你们五年时间,将上下寨那七千亩土地弄成个吨粮丰产方,我说,不仅是丰产方,还是优质高效生态文明的农业示范园,优质的春小麦,全部供应面包厂。”

“教授你说的是真的嘛?那咱上下寨何必费事呢?咱自己建个高级面包厂,天天吃面包多美气。”

“做梦娶媳妇,就想好事?你现在连白蒸馍都不能天天吃,还想天天吃面包?”

“就是,那高级面包是供应大饭店,国宴餐厅的,除非你到城里当大干部。”

“马朝华有可能吃得上。”

教授说:“有梦想就有实现的可能,咱们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追梦的历程,大家看《西游记》,《封神演义》,那千里眼,顺风耳,现在不是都实现了?射电望远镜,可以看到几十光年以外的宇宙星空,拿起电话,几千里几万里都听得到了,苏联的科学家驾着宇宙飞船上了月亮,咱们国家的人造卫星也快上天了,这上天摘星星都成了,咱乡下人吃个面包算什么,只要咱中国人踏踏实实的搞四个现代化,要不了多少年,这面包到处都是,啥时想吃啥时吃。”

教授的话让大家深受鼓舞,会场上热烈起来,王三和站起来想让大家静下来,听教授讲,教授挥挥手说:“大家议论的很好,要不咱们一个一个的说,来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说出自己的愿望吧。”

“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天天吃白馍,顿顿有鸡蛋。”

“你这算算啥梦想?太土。”

“你的梦想洋?说说”

“走路不用腿,吃药不用嘴,牛奶夹面包,土豆烧牛肉。”

有人笑了“这梦想有点洋,走路不用腿咋走?”

“咋走,开汽车呗。”

“那吃药不用嘴呢?”

“打针输液嘛”

“你俩这梦想不算啥,我的梦想比你们时髦,穿着的确良,吃着牛奶糖,用啥作嫁妆,三转和一响。”

“你这就是高嫁女,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录音机得多少钱?爹我咋能买的起?”

“爹买不起,闺女还不能想想,教授不是说让咱畅想未来吗?不让爹买,我们努力干,一定给挣个三转一响才嫁人。”

“三转一响算啥?我的梦想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坐在屋里看见天下。”

“电灯电话楼上楼下都能做到,这坐屋里连院子都看不到,咋能看见天下”

“土老帽,不看书不知天下事,我看了画报,外国都有一种稀罕物叫电视机,打开电视机,什么都能看见。”

“真的,那太神了?不过咱还是实在点吧,我的愿望是:男人不烧火,女人不蒸馍,孩子去念书,老娘去跳舞。”

“你这懒汉,你不烧火,你老婆不蒸馍你吃什么?还让你老娘去跳舞,她去跳舞了,谁给你孩子做衣服?”

“这不就是咱的愿望吗?你有啥梦想?”

“咱的梦想是:厨房有香味,厕所没臭味,院子有花草,房中没蚊蝇。”

“你这梦想是高级的,你家生活高,老有肉吃,所以厨房有香味,不过这厕所没有臭味就难了,不管你吃什么,拉的都是臭屎。”

“就是嘛,还院子里有花草,房间无蚊蝇呢,那些家禽家兽满院跑,你种多少花草都给糟蹋了,蚊蝇到处飞,晚上咬得睡不成觉,还传播疾病,你也拿它们没有法,谁能帮咱做成这事,咱就把他奉为圣贤。”

人们哄笑起来,教授也笑了,他的心情很激动,他被乡间百姓这朴实而又美丽的梦想感动了,这梦想听起来有点可笑,但是,它却是实实在在的表达了乡亲们,对富裕文明的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自己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

教授站起来说:“我来帮助大家做成这事吧,老乡们的梦想一定都能实现,不过这饭得一口一口吃,梦也得一个一个实现,现在我先来帮助大家实现男人不烧火这个梦想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手握山河,背负始皇传承,吾为帝 盛世志 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 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 重生六零甜军嫂 凭啥兔子精就得绑定生子系统 明末造反专业户 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古滇秘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