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啬夫记 > 第六百三十章 为了钓鱼

第六百三十章 为了钓鱼(1 / 0)

他身边,跟着默不作声的胡东山和候青莱二人,这两人脸色古怪得紧,足足行了七八里地后,才终于鼓起勇气,小心翼翼的问于梁道,“大人,莫非这次通商,除了直接和突厥部落交易,还有其他事么?”

一个时辰前,当关隘大门紧闭的时候,于梁除了让南岱乡的精锐战士替换掉这些商队伙计外,还将大量的兵器,什么刀枪和弓箭之类的,一并塞入到货车中去,反正都是用油布盖着,从外表上看,没有任何端倪。

只是稍微长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正常买卖,哪里用得着这些玩意不是?联想到于梁带上这么多的好手,答案简直呼之欲出……这次去突厥商贸,一定会相当多的“血光之灾”。

交火什么的,胡东山等人不是没见过,他们出使西域这么多次,跟马贼打交道的次数也不少了,胆量早就锻炼了出来,但那些都是小打小闹,而且商队从来都是被动防御,从来不会像于梁这边,带齐了装备,简直像是要主动去挑衅一样。

商贾求财,没有必要的冲突,能免则免不是?

“当然有,否则我何必亲自带你们走这第一趟,要柳青青代劳不就行了?”

于梁大方的点点头,承认了下来,反正此时新队伍已经上路,米已成炊,这些商贾们就算后悔也来不及了。

胡东山脸色有些变了,欲言又止,于梁瞧得真切,笑道,“不过你们也不用紧张,不会让你们以身犯险的。”

这条商道要发展起来,其实少见刀光为妙,和气生财嘛,于梁并不想一直将自己的私人恩怨带入进去。

他这么一解释,胡东山和候青莱终于安心了些,也不问于梁具体的细节,自觉的帮着他去安稳队伍中其他人的心思。

这只商队保持着不徐不慢的速度,一路上走官道,四平八稳,沿途那些不开眼的宵小早就被尉迟威提前清理了干净,就算偶尔有几只漏网之鱼,看到如此庞大的队伍,也知道没有讨便宜的本事,自觉的躲闪到了一边去。

如此波澜不惊的走了两天时间,他们终于离开了幽州边境,进入了代州的范围,整个队伍的精气神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尉迟子弟混杂在商队中带领着南岱乡的弟兄,内紧外松,暗中做好了各种布置,这些小细节虽然隐蔽,但还是没有瞒过商贾头头们的眼睛,胡东山等人心中不断猜测着,于梁要干什么。

事实上,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进入代州边境后,他们立刻受到了格外的关注……不要说沿途县城,就算是一些乡野村落,都像是看到新大陆一样盯着他们。

这种完全被人监视的感觉异常尴尬,不过于梁却镇定自若,甚至还喜闻乐见一般。

“……那代州刺史武亮还真不长记性。”,骑在高头大马上,于梁远远的看见商队后面跟着的那些看似本地村民,行踪却像是探子的人,不屑的撇撇嘴。

连他这种业余水平的人都发现了对方的盯梢,尉迟子弟自然更早的察觉,并且连人数什么的都摸清楚了。

“大哥,要不要将这讨厌的尾巴割了?”,尉迟子弟悄悄凑上前来问着,身后那些人都乔装成村民,没有骑马,只要一个冷不丁快马冲过去,保准一个人都跑不掉,再不济,等到天黑后,也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除掉对方。

“不用,让他们跟着。”,于梁却微笑着,用力摇头,此时他的行头已经跟上次乔装来代州完全不同,只要不近距离观察,根本瞧不出任何破绽。

“我们这么大张旗鼓,他们要是没有任何兴趣那才是怪事……去,将胡东山商号的名头竖起来。”,于梁指了指商队的标号,尉迟子弟得令,在原本就异常显眼的车队标示上,又立起一面旗帜。

于梁狠辣的笑笑,他上次假借胡东山的名头,将那代州刺史武亮骗得吃了一个大亏,这次胡东山正主儿来了,以那蠢货的智商,没有理由不跑过来对峙。

然后于梁再刻意激化一下矛盾,新仇旧恨之下,这厮肯定震怒,少不得找各种理由将商队扣押在边关处,而那时候,就是于梁收拾此人的最佳时机。

因为,这次商队的出行,可是皇帝亲自报批的,只是被于梁故意压下了消息,秘而不发,就是为了用来坑某些人。

可以想象,一旦这厮扣押商队,就相当于忤逆了皇帝的意思,而又没有从商队这边找到任何把柄的话,这罪名可就大了……平日里或许还可以斡旋,但在这外官述职,职位变动最激烈的时候,出现这么一档子事,就算宁王监国也保不住他!

商队继续走着,于梁刻意放缓了速度,一天行不过四十里地,照这种速度走下去,要比往返突厥预想的时间晚十天以上……对于商贾而言,时间可是非常宝贵的。

胡东山是商队的头儿,又是这次商队的组织者,自然被众人推举出来向于梁讨要说法,这位西北大商贾被同僚赶鸭子上架,迫不得已后,终于在一次歇脚时,慢慢吞吞的凑到了于梁身边。

“坐,等你很久了。”

于梁并不意外他的到来,事实上,商队这些天弥漫着什么样的情绪,他就在队伍中,又怎么会没有察觉。

“……那个,大人,恕老夫冒昧,为何我们要走得这么慢?”

胡东山轻轻松了一口气,见于梁没有生气的意思,赶紧问道。

于梁晒然笑笑,拨弄了一下面前的篝火堆,平静的点头道,“为了钓鱼……一条大鱼。”

胡东山是自己的老熟人,他没有必要隐瞒着对方,压低声音道,“其实依照地理来看,代州比幽州要平坦一些,更适合商队行走,而且雁门郡也是边塞一处重镇,可以作为商队在离开边境前的重要落脚点。

“所以最佳路线便是,从长安城出发,经过河内郡,然后在代州境内官道行走,最后再转道幽州,从我南岱乡的口子离开……这条路是最省事省力的路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开局太平间,玄学大佬功德无量 手握山河,背负始皇传承,吾为帝 盛世志 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 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 重生六零甜军嫂 凭啥兔子精就得绑定生子系统 明末造反专业户 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