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211章 瘟疫(1 / 0)

成都已经建城两千多年了,有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后人以此命名,是故叫做成都。

成都虽然破旧不堪,但地处成都平原中间,沃野千里,土地肥沃,在这期间杨昭令人将忠勇堂、火器局、火药局等军火部门相继搬到成都。

按照杨昭的理解,就相当于过去看到的大型锅炉,好像是在外面加热让里面的水蒸气与加入的冷气相遇,形成蒸汽,驱动锅炉旋转。

这天,杨昭让人做了一个小模型,中间搞了一个小锅炉,锅炉里面则装了一半水,在上面,则是一个有十二个叶片的轴承,带动旁边一个不同轴的小风扇。

片刻,让大家惊奇的事情发生了,随着水沸腾起来的时候,打开旁边阀门,竟然冒出大量水蒸气,水蒸气不断带动轴承旋转,带动风扇飞快的旋转。

由于这个风扇的轴承不过关,再加上转动实在太快,远远的就能感受到其风力。

看着这一幕,众人感到非常惊讶,在农村煮饭的时候,水在烧热后,都会冒水蒸气啊。

想不到这种水蒸气居然大得带动这样一个大扇子来回的旋转。

杨昭笑着对身边的几十位工匠说道:“各位,这就是我的蒸汽机模型,只是前两天帮夫人做饭的时候无意中想到,我们不是在农村有很多大水车吗?若是用将煮饭所冒出的水蒸气转化为动力,如此就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各位,当然这只是一个模型,真正如何使用,如何让这种蒸汽为我们服务,还有很长路要走。

但我希望大家搞,只要那个搞出一个能够使用的,本大人别的权限没有,可以记为六品功名,赏白银1千两。”

众人显得颇为惊讶,一个人问道:“大人,你说的,只要做出来的能够正常使用,你就奖赏我们1千个银币,这是真的?”

杨昭笑道:“那是当然,这难道有假吗?各位,大家只要发明出来,我的奖励只多不少,大家想想,现在兵荒马乱的,什么最缺,人最缺。

你们大家都是能工巧匠,如果你做出这种机器,可以带动不同模型,可以帮我们打铁,可以帮我们碾米,可以帮我们纺纱,可以帮我们做各种事情,你们说这点奖励还少吗?”

众人一听,眼中露出一丝羡慕的表情。

这天天气非常热,坐在大堂之上杨昭一面用蒲扇扇风一面与人商讨北伐事宜,就在前两天,蛮清襄阳总兵王光兴宣布起义,反清复明。

王光兴与兄长王光恩、弟弟王昌早年参加明末农民起义,后来被明朝招安,固守郧阳(今湖北郧县),1645年,与明朝的郧阳抚院徐起元一起投降了清朝,其兄长王光兴被任命为襄阳总兵,而王光兴则被任命为郧阳总兵。

豪格兵败四川,郧阳、襄阳等地战略地位就更加突出了,而王氏兄弟统帅的则是跟随自己的心腹将领,若稍稍异动不但汉中被占,蛮清进入湖广兵马北撤后路被断。

1647年四月,王光恩被诬陷逮捕押往北京,王光兴、王昌在四月二十九日率领部下兵将七八千人反清,占领郧阳、襄阳地区,随后派出使者前往湖广联络湖广总督何腾蛟,派出使者联络川陕甘总督杨昭。

经过一月跋涉,王光兴使者来到成都,听到使者报告,杨昭指着地图,对左右说道:“各位,请看地图,王光恩占据郧阳、襄阳,正好隔断汉水,不但可以防止清兵南下,而且汉中鞑子侧翼受到阻碍。

再说了现在正处于六月中旬,清军害怕酷暑多回到北方避暑,目前正是举兵北伐的大好时机。

众人也颇为兴奋,一个个欢喜鼓舞,但一说到粮食,大家就感到左右为难了。

正如蒋世铉抱怨那样在大西军统治时期周边百姓很多不事生产,各家各户的口粮多被流寇、鞑子抢劫一空,现在地里的青苗虽然长势正旺,但那要等到秋收之后。

忠勇军在进入成都之后不得不从顺庆、潼川府、巴州、达州等地调拨二十余万担粮食到成都,保宁府、广元府,现在军中也就只有七八万担粮食,对6万忠勇军而言,刚够大军口粮而已。

听到这里,杨昭感叹道:“为今之计看来只有放弃北伐了,哎,鞑子害怕夏天作战就像我们害怕严冬时期在极北之地鏖战啊。

各位,流寇、鞑子这经济破坏甚为厉害啊。”

众人一听,更是长叹短嘘的,有的更是叫骂不已。

而就在这时,成都县令杨有仁跌跌撞撞的跑来,看见杨昭道:“大,大,大人,大事不好了啊。”

杨昭内心一惊,笑道:“堂兄,有话慢慢说,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慢慢说,什么大事不好啊?”

杨有仁连连摇头道:“轩轾,今天早上有人说城南这两天死人甚多,小的带着医官去察看,医官说是瘟疫啊,大人,这,这如何是好啊?”

听到瘟疫,满堂惊叹不已,一个个脸色卡白。

在前世禽流感、疯牛病等病症让人谈虎色变,有一个政府通过强制手段控制住禽流感竟然引以为美谈,但相对禽流感来说,那可是小巫见大巫。

禽流感死人不多,而瘟疫则是“人传播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可以说是人类杀手啊。

在中世纪欧洲为了躲避黑血病,不但促进了文艺复兴,很多人更是逃到深山老林之中,如此方有十日谈啊。

有的研究历史的人士认为李自成能够顺利的攻下北京,主要是因为鼠疫流行,当时北京城内很多人身患鼠疫,很多守城的将士根本站不起来,如此李自成大军一到,这些饱受鼠疫之苦的民众纷纷投降。

清军入川以来,由于杀戮甚多,各地尸体没有得到很好处理,如此这些尸体霉变产生很多病菌,导致瘟疫病源的产生。

杨昭回师成都,虽然让人收敛尸体,对很多尸体施行深埋厚葬,如此虽然稍稍改善环境,但水源可能已经遭到污染,再加上民众生活疾苦,有的乡民更是吃一些死东西,从而瘟疫还是爆发开来。

杨昭迅速的将军中医官罗有性等人招来,商讨对策。

罗有性等人侃侃而谈道:“大人,《黄帝内经》都曾记载瘟疫,称其为五疫,非常容易传言,但只要正气存内,瘟疫这种邪气就不可侵入,如此可以避免毒气侵入啊。

元朝医家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温疫五》:““瘟疫众一般病者是,又谓天行时疫。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由对瘟疫一般治疗外感病的方法,或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治疗,或用峻攻祛邪之剂。

但我朝吴又可先生在崇祯十四年认为天地之间存在一种戾气,从口鼻吸入,有自己本身就吸入的,有传染所致的,虽然途径不一,这种病症基本上一致。

感染较重的,当即发作。感染较浅的,若是戾气不能战胜正气,就不能发作啊。”

杨昭笑着问道:“各位先生,你们怎么看待这瘟疫呢?”

让杨昭感到惊讶的是堂中二十多个医官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应该按照普通伤寒治理,只有少数几人同意吴又可的观点。

看到众人争执不下,刘豹等人更是提出鬼怪神说,有的更说张献忠不是自认为“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吗?

看到众人争论不休,杨昭也从惊慌之中稳定下来,从内心上来说杨昭赞成吴又可的戾气之说,再加上前世不是抗击禽流感吗?

想到这里,杨昭站起来,看着众人道:“各位,张献忠这句话还是颇有道理,“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我大明建立以来,各地豪强贪得无厌,阡陌千里,民众辛苦劳作,以天下之物养人,如此还不能满足。

任何人贪婪又无止境,否则的话,这十多年兵连祸结,瘟疫鼠疫流行就是一个明证。

在座的很多都是孔孟弟子,很多也是医家,这鬼怪神说,虚无缥缈,根本不可信。如果真的有什么鬼怪邪说,那么还要医官干什么?

还要我们这些官员干什么?我们这些官员就是按照法律匡复人间正义,我们这些医官就是就悬壶济世啊。

如果真的鬼怪盛行,那你们这些医官全部改行做骗人的巫师道长算了啊。”

众人看到杨昭目光坚毅,一字一顿的显得颇为沉稳,纷纷笑起来。

杨昭呵呵一笑道:“各位,大家可能也知道大灾有大疫这种说法吧,不论是人间遭到大的水灾,大的旱灾,各地都会出现大的瘟疫,这大的瘟疫流行开来,更是雪上加霜,民众苦不堪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家想想,在大灾之中,死的人啊,动物啊根本没有得到很好处理,有的泡在水里,发霉长菌,有的露在地上,全身长蛆,不但看到恶心,而且还可能产生很多戾气,如此让这戾气流行开来,就成为大灾啊。

我们国人主张中庸之道,因此豪格等人虽然罪大恶极,我不是剁他九百多刀,我只是稍稍折磨一些下他然后将其斩首。

每次战后,我不但要求大家要盛敛我们忠勇军将士,而且更要人挖深沟撒上厚厚一层石灰之后深埋敌人。”

罗有性一听,杨昭明显同意自己观点,感到颇为欣喜,拱手说道:“大人所言,震耳欲聋啊,这吴又可提出了戾气致瘟疫之说,而大人则找到这种戾气根源,真的让人佩服不已。”

杨昭面上一红,笑道:“罗医官,千万不能这么说,我是外行,这种事情要你们医官总结。吴又可吴医官提出天地之间有戾气才是正义。

这种死东西没有很好处理,各地脏乱差不过造成这种戾气得以繁衍,为祸人间啊。”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秦云萧淑妃 特利迦成神之路:力量羁绊与释放 汉诛 快穿:病娇反派又被宿主撩迷糊了 农家悍妻:阴郁首辅爆改小娇夫 开局太平间,玄学大佬功德无量 手握山河,背负始皇传承,吾为帝 盛世志 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 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