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340章巨匠宋应星

第340章巨匠宋应星(1 / 0)

吴兆元显得颇为不解道:“圣上,我们是精简官员啊,我们一个县也就只有四个官员(知县,县丞、主薄、典吏啊),现在已经增加到五个了。(增加了议长)。

除此之外,过去六房主事一般为小吏,你现在也将他们提升为官员,如此过去六房(吏户礼刑兵工)改为八房(吏户民礼刑兵工商)、知县的两个师爷,如此增加了4个官员,这些都按照九品与不入流官员发放俸禄。

每个县还增加了3~5个税吏,这些官员比过去增加了10来个,按照从九品与不入流官吏薪水,每个人约莫在30元银币,外加1倍养廉银,每年增加了600元银币开支啊。

每一万人选举一个议员(每个县约有10~20个议员),再加上各乡乡长,每人每年约有20元银币正俸与20担粮食,如此每人每年要花掉30元银币,如此每个县也要多开支600多元银币。

再加上新增的议会衙役,各乡衙役,各里里正,每个县每年支出比起过去要多花两千元银币。

施行新政之后,虽然各县田赋、丁赋、商赋、矿赋都比过去增加很多,但你若现在还要增加官员,恐造成地方入不敷出啊。”

杨昭笑了笑,说道:“左丞相对地方税赋颇有了解,可喜可贺啊。

在大宋的时候这些县中曹正都作为官员啊,我这次不是拾前人牙慧而已,要论文官治理,大宋比起明朝强多了啊。”

吴兆元欲言又止,沉思良久劝诫道:圣上,各地增加了很多官员,但很多人本来没有干管事才能的,由于缺人,就从过去小吏变成主事了。

这种情况不但在地方有,在中央各个衙门也普遍存在,如果让这些不能胜任的长期充斥的话于国家,于民族不利啊。”

杨昭沉思良久,笑道:“哦,这就需要培养人才啊。

忠勇军能够多次大败鞑子,也让我感到专业人才与通用人才的重要性,就像我们那些狼筅手,藤牌手,火枪手、骑兵、炮兵这些属于专业人才,掌握这些知识,能够随机应变的是通用人才。

过去科举主要培养通用性人才,但对很多专业人才则没有培养,比如如何设计、制造兵器,设计、建设水利这些专业人才,过去完全通过大家拜师学艺,自学成才啊。”

吴兆元点了点头道:“圣上,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民间能工巧匠多的是,自古都是这样的,我们不能干预啊。”

杨昭笑了笑说道:“左丞相,我想建立一种培训机制,大量制造、培训这些人才。对民间那种拜师傅方式我不干预,我准备在各省建立大学,让大家从民间寻找这方面人才以培养我们各县的秀才?”

吴兆元摇摇头道:“圣上,你是不是想象先秦诸子那样,建立大学,就像墨家培养墨家子弟,法家培养法家子弟,兵家培养兵家子弟?

圣上,自从汉武帝开始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不是有点?”

杨昭呵呵笑道:“不会,左丞相你想想,学生需是中了秀才的,没有中秀才的只能陪读。大家想想,秀才有几个不是我们儒家子弟?

除此之外,在学校可以学习算学、自然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习专业课程,如法典,学习商业会计,兵器制造等工艺工程,学习水利等工业工程,学习交通造船,学习农业,学习钢铁冶炼采矿等等技术。

这些都是我们我们需要的人才啊。

大家想想,科举考试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当日我就没有考中举人,民间也有很多虽然没有考中举人但很有本事的秀才。

国家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我们不能让他们终老山林,我们要让他们出来为国家做一点贡献。”

范文光是举人出生,几次科举考试都没考中进士,听杨昭这么说连声称是。

经过御前会议商议,在各行省贡院内部建立图书馆,收集各类有关书籍,建立藏书制度。

各省贡院前院建成一个讲习所,逢一、逢五的由本省巡抚、布政使、御史、议长,大学教授对大家进行公开培训,城中达官贵人,贩夫走卒都可以参加。

在各行省建立1所大学,以培养各种专业人才。

每个行省大学需有四个专业,算学、自然学、法典由礼部统一编撰学习课本,其他学科由各行省提交培训课本之后由礼部统一确定。

学校教员由各行省礼司统一聘请,根据其学业水平授予教授、教习等五种职称,其俸禄则从正五品到从九品不等。

学员由本省秀才中优秀者中挑选产生,除了一定文化水平之外,各学校可以拟定与专业有关的人才选拔制度。

学员分正式学员与候补学员两种,每个专业正式学员不得超过10个,候补学员也不得超过5个。

每年招生,学制为三年,在学期间正式学员每人每月发放2两纹银,候补学员发放1两纹银生活补助。

毕业合格者授予举人出身,由本省吏司安排工作,优秀者参加全国选拔,最优的前三名授予授予进士及第,由吏部安排工作。

配合大学建设的同时,决定在今年开科取士,所有中进士的一律到翰林院培训半年,学习基本的自然学(化学、物理学)、算学、法典知识,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官职。

在敲定大学建设后,杨昭内心颇为兴奋,看众人拱手离开时看了看宋士慧,笑道:“宋兄,你是江西人吧,令尊现在可否安好?”

宋士慧感谢道:“皇帝,谢谢牵挂,家父虽然年过六旬,但身体还算健康。听到万岁爷平定湖广,建都武汉后就从老家来到武汉,现在正住在微臣家里面呢。”

杨昭呵呵大笑道:“哦,既然如此,那么宋兄,请前面带路,我这就去见见令尊。令尊是前辈高人,我更应该前往拜见。”

宋士慧大惊道:“万岁爷,这,这,微臣寒舍简陋,你去有污圣御啊。”

杨昭摇摇头,拉着宋士慧的手就往外走。

坐着马车过了两个街道,看到宋士慧家住在一个里外三层的四合院之中,杨昭刚刚进了大门,就听到里面出现阵阵砍木材的声音。

身边侍卫大惊,分别护佑左右,杨昭摇了摇头,看见里面摆着各式各样的物件,有纺纱机,有染色机,有铁匠铺……,各种东西应有尽有。

看着满脸凌乱不堪,宋士慧请罪道:“皇帝,微臣有失体统,还望皇帝治罪。”

杨昭呵呵一笑道:“哦,这何罪之有,这是你们宋家的实验馆,如果我大明有更多这样的实验馆,国家之幸啊。”

宋士慧摇了摇头,笑道:“皇帝,家父在第二层院落里面,他啊,一边做东西,一边书写。”

杨昭弯着腰,来到中间院落,只见一个六十多岁须眉皆白的老者一面看着桌上的几件矿物,一面在书本上写着什么。

看老父如此聚精会神,竟然连卫士们进入院落都没有注意道,竟然连身边那十多个匠人一个个直着身体奇怪的看着这一切也不知道。

看见宋士慧正准备提醒老父,杨昭摆了摆手制止后凑上前去道:“老先生,你,你拿着手中的矿石怎么发呆呢?”

老人抬也没有抬眼镜,端详着矿物道:“哎,这,这块铁矿怎么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呢?你看看颜色,再看看其他什么的。

老夫走南撞北几十年,还没有看到这么奇怪的铁矿石啊。”

杨昭伸手准备去拿一颗,哪知道老者挡住杨昭的手,呵斥道:“不要碰,不要碰。”

宋士慧见状,提醒道:“父亲大人,这位,这位是…”

老者瞪了瞪宋士慧一眼道:“老夫的东西谁也不许碰啊,你不知道这几颗矿物是从不同地方捡来的,如果碰乱了怎么办呢?”

杨昭呵呵笑道:“老先生,我有一种办法,这几颗矿物质看起来差不多,我们不如装在不同玻璃杯子里面,然后再玻璃杯子外面编上号,如此就不怕搞混了啊。”

瞪了瞪杨昭一眼道:“你啊,一看就知道败家子,玻璃杯,一个玻璃杯足足要1元银币,这也太贵了啊。

况且,用了玻璃杯就能知道这个矿物质是什么吗?”

杨昭呵呵一笑道:“老先生,我还有一种方法,用放大镜,我们不是将铜镜磨成不同形状可以人为放大产品,那样不是看得更清楚吗?

我们可以研究放大镜原理,我们可以将单镜片放大镜叠在一起,你想,如果单镜片可以放大4倍的话,那么双镜片就可以放大八倍,三镜片就可以放大16倍,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分辨出这是什么东西哦。”

老者站起来,不敢置信的看着杨昭,握住杨昭的手道:“后生可畏,你说得有道理,有道理。士慧,我们不是有两块上好放大镜,装在套筒里面调节看看。”

宋士慧摇了摇头,杨昭摆了摆手,宋士慧跑去找来后交给宋应星。

宋应星将其装在一个套筒里面,但由于调节起来非常麻烦,调节后看起非常模糊,但明显感到比过去过去看起来清楚多了。”

宋应星看着杨昭,抱歉道:“小兄弟,你方法是很好,但是老夫手艺太差了,看来要找一个匠人帮忙打造一下,到时候我一定让你看一个究竟。”

听到宋应星叫杨昭小兄弟,宋士慧吓得满身是汉,抱怨道:“父亲,这位,这位可是当今皇帝啊。”

宋应星显得不置可否道:“皇帝,皇帝…….?”

吓得满脸是汗,艰难的准备跪下。

杨昭赶忙扶住道:“老先生,不要多礼啊。我早已经颁布新的礼仪,大家见面,拱拱手就可以,不需要跪啊。”

宋应星不解的看着杨昭,问道:“皇帝,不需要跪,这个,这个是怎么回事情?”

杨昭呵呵笑道:“老先生,在宫殿里面干净跪下还没有什么,你想想,若是在街上,在田地里面,在作坊里面地上本来就不干净,来一个达官贵人跪一次,弄脏衣服是小事,若是跪倒什么钉子,跪倒尖锐石头上面反而不好。

所以,中华帝国典章礼仪中,除了给父母,除了犯罪,其他的都不需要跪了。平常拱拱手,弯腰鞠躬就算最大的礼节了。”

宋应星一听,满眼充满赞许道:“皇帝体察万民,真是万民之福啊。”

杨昭拍了拍宋应星的手道:“再说老先生可是我们国宝啊,你的《天工开物》我看了,很多东西很有用,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你的《天工开物》,不是你的一双儿女为国家做出贡献,要想这样歼灭鞑子难上加难啊。”

宋应星一听,连声表示感谢。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秦云萧淑妃 特利迦成神之路:力量羁绊与释放 汉诛 快穿:病娇反派又被宿主撩迷糊了 农家悍妻:阴郁首辅爆改小娇夫 开局太平间,玄学大佬功德无量 手握山河,背负始皇传承,吾为帝 盛世志 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 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