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1796 > 第二百三十章 民族问题

第二百三十章 民族问题(1 / 0)

高鸿信接着在武陵城坐镇的了两天,便在亲卫军的保护之下赶回襄阳了。[燃^文^书库][www].[774][buy].[com]【燃文书库(7764)】

在高鸿信进入襄阳地界之时,已经传信给了襄阳,通报了自己的行程。

得到高鸿信即将回来的消息后,不仅官员们忙碌,高鸿信的后宅也忙碌。

在高于氏的命令下,先是将整个汉王府整个打扫了一遍,接着便是搞化工新的各个妃子要打扮妥当,准备迎接高鸿信。

现在高鸿信除了孔秋柔这个汉王妃,还有袁幼荷、王雅莉、贺迎春、吴晓婉、吴晓倩五位侧妃,虽然在这个时代的人来看已经不多了,但是在高鸿信看来已经很多了。

毕竟高鸿信自认不是**,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经历照顾那么多的妃子,高鸿信的灵魂来自后世,虽然时间久了之后收到了这个时代的许多影响,可是有些事情高鸿信还是有所保留的,比方说对于感情方面。

高鸿信虽然身居汉王之位,可是怎么都无法做到六亲不认的程度,对于他的任何一个女人他都是有感情的,也会认真的对待,哪怕他们以后犯了再大的错误,以高鸿信的想法也不会对她们处以极刑的。

要知道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事情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出来的。

搞化工新班师回朝的阵仗孔秋柔已经经历过几次了,因此心中不会有什么大的波动,只是因为要见到丈夫了不免有小女儿心态,着重打扮一番也是难免的。

但其他人就不响他这样了,出了袁幼荷以前跟着孔秋柔经历过之外,王雅莉、贺迎春等人都是首次经历这种大事件,心中难免忐忑,害怕自己做错什么事情从而使得汉王讨厌。

现在高鸿信的身份可不是她们刚嫁给他的时候了,以前高鸿信在天下人看来只是一个乱匪,不过实力很强罢了。

她们所在的盐商家族将他们送过来,看好高鸿信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因为高鸿信攻打川南,大军压境不得已而而为之。

说白了其实他们就是一颗棋子,如果高鸿信完蛋的话,那么她们肯定会被牺牲掉。

而现在不一样了,高鸿信不仅一举占据了四川几乎所有的精华所在,还称王了。

虽然高鸿信称王之后的权利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只是有了这个“王”的头衔立马变得不一样了。

她们几个也都是读过书的,对当下读书人的心态还是有些了解的,如果高鸿信一直是义军元帅的话,那么也就永远被人视作乱匪。

而高鸿信称王之后,也算是在自己的统治地区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国家,那便与乱匪有着天壤之别了。

当然这也要看实力,比方说一个只占据一个城池的人称王,与占领一个省的人称王也是有区别的。

如果你实力到了,而且也让天下人认可了你的实力,并且还有相应的名号,那么也就正式摆脱了乱匪的名号了。

当然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可是在高鸿信统治之下的百姓起码认同了,如今的汉王确实就是王,而不是匪。

只要百姓认同了,读书人的转变也就是随之而来的事情。

并且这种转变还会随着高鸿信与清廷较量,逐渐的加深,知道有一天高鸿信的这个汉王成了大部分天下人认为的正统了,那么高鸿信也就该称帝了。

由此可以看来,称王、称帝都是要看时机的,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否则都会遭人诟病还会沦为笑柄。

如今天下有资格称王的义军在高鸿信看来也就两个,自己和张汉朝,就连东方平政、王聪儿都还差一些。

如果这次东方平政、王聪儿能击败额勒登保的话,他们两股势力合为一股地盘实力再得到扩张的话,称王便足够了。

至于其他的人称王,在高鸿信看来都是一个笑话。

在高鸿信与张汉朝最初称王的阶段,有许多的人跟风,也跟着称王了,高鸿信看了几个这样的情报之后,便对此置之不理了。

不过有一个势力高鸿信还是很重视的,贵州的石柳邓在松桃厅(今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称苗王。

石柳邓以前与高鸿信相隔很远,因此高鸿信扶植了他对抗清军,并且成功的将勒保还有他手下的大军牵制在了贵州。

但是现在高鸿信已经占领了川南,并且四川酉阳州与松桃厅紧邻,高鸿信在继续扶植他的话,只会为自己进军云贵增加烦恼。

从情报来看,这次石柳邓之所以能称王还是得到了萧平致的帮助,给了他足够的武器,石柳邓仗着熟悉地形打赢了一场与勒保的战争,成功将勒保赶出了松桃厅,实力膨胀起来的石柳邓,又有着汉军的支持才敢称王的。

高鸿信为了以后考虑,得到石柳邓称王的消息之后,便给萧平致下了命令,让他以后不用在帮助石柳邓了。

在高鸿信看来石柳邓到底是苗族人,在高鸿信看来甚至还不如与满族、蒙古族的关系亲近,最亲近的当然是汉族,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也不是说高鸿信就是大汉民族主义者,高鸿信也想要来个中华民族一家亲,可是真正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才知道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这个时代的人们连民族的概念都很模糊,怎么可能认同中华民族,要想推行中华民族的大民族概念,起码要整个汉族的民族意识强烈到一定程度才能考虑。

现在的中国的士绅阶层的认同不是通过血统,而是通过文化来的,你认同汉族的文化那么你就是自己人,虽然增加了包容力,可是却丢失了战斗力,也有一种自欺欺人的味道。

毕竟清朝以前的文化在大清入关之后已经被改变的不成样子了,比方说清朝的辫子、还有服式,现在已经基本替代了汉族的传统发髻以及民族服饰。

高鸿信之所以在自己统治区域内采取文化复古,便是为了重新巡回人们对汉民族的归属感,与清廷区分开,并且争取天下民意。

进而将文化认同引导到血统认同上来,高鸿信之所以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便是为了实现这一点。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秦云萧淑妃 特利迦成神之路:力量羁绊与释放 汉诛 快穿:病娇反派又被宿主撩迷糊了 农家悍妻:阴郁首辅爆改小娇夫 开局太平间,玄学大佬功德无量 手握山河,背负始皇传承,吾为帝 盛世志 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 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