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八十九章 雨巷(1 / 0)

不想与唐婉儿在这个话题纠缠下去,转移话题哄着唐婉儿开心……

时间如流水,总是不经意间,悄悄地从你身边溜走……

叶无忧一旦要是哄唐婉儿开心,那简直就是舌灿莲花,讲起小时候山里面的很多趣事,把唐婉儿这个羞涩的小女孩也逗的咯咯直笑,都忘了叶无忧的讨厌之处。

直到上课的第一遍铃,唐婉儿才惊慌地回过神来,说道:“啊,该上课了,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

“那就不上了嘛,我还没讲完呢……”叶无忧对于上课铃罔若未闻,意犹未尽地道。

“那可不行,怎么能不上课呢?”唐婉儿皱起了眉头。

“那为什么非得上课呢?”叶无忧反问。

唐婉儿顿时有些无语,嗔道:“学生当然得上课,快点,一会就要迟到了。”

“好吧好吧,上课去,我家婉儿的命令,怎敢不从……”

唐婉儿俏脸一红,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又说道:“那你等我先进去,过一会你再进去,免得让人看到我们在一起,引起什么不必要的误会……”

“这能有什么误会呀,这是事实嘛,何必遮遮掩掩的呢……”

“你……求求你好不好?”唐婉儿哀求着叶无忧。

“好吧好吧,你先走吧。”叶无忧见她的样子,又于心不忍,摆了摆手道。

唐婉儿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然后转身就快步往教室而去,刚一出楼梯间,她就看到了不少的学生正在回教室上课,顿时心里有些发慌,有点做贼心虚的感觉,低着头向教室门口走去。

没过多久,待叶无忧也跟着走了进去,望了望,没人发现什么异常,唐婉儿拍了拍胸脯,方才松了一口气。

这节课是蒋大炮的语文课,在一番上课,下课的礼节之后,蒋大炮开始正式讲课。

这节课他讲的是戴望舒的《雨巷》。

首先他讲的是《雨巷》创作背景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戴望舒时年22岁。

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戴望舒,面对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

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夜坐听风,昼眠听雨”,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可生活贫乏,整天“窗头明月枕边书”,诗人只能在“旧时的脚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盘桓中寻求慰藉。

个性的轻柔、忧郁和时代的重压,使《雨巷》成为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蒋大炮讲着讲着都已经沉醉在了《雨巷》的意境之中,在哪里自顾自言地讲着。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独者。

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

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

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

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这样朦胧又幽深的诗现在谁能写的出来……

叶无忧瞬间来了精神,站起来道

“老师,我可以试试……”

蒋大炮由于上次《声声慢》的阴影,正想开口阻止,还没说出来,只听见叶无忧那厮自顾地吟道

“拿着俩饭卡,独自

排队在悠长,悠长

又吵闹的食堂,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给我加塞的姑娘。

她是有

豆腐一样的颜色,

香油一样的芬芳,

老抽一样的忧愁,

在食堂哀怨,

哀怨又张望;

她抱怨这队怎么这么长,

拿着仨饭卡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给别人打饭,

郁闷,焦急,又惆怅。

她默默地打卡

这张,又打了

裤兜里的那两张,

她接过

像泔水般的,

泔水般的八块钱菜汤。

像风中飘过

一只鸡腿的,

我身边飘过这女郎,

她愁怨地走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门框,

走出这食堂。

在饭的恶心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想吃肉的眼光,

想吃鱼的惆怅。

托着菜盘子,独自

走到了破旧,破旧

又肮脏的桌旁,

我居然听见

一个美女大叫道

呀!肉里都是生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情海狂徒之涅槃 重生纯真79 超神学院追仙记 魔级系统毁天灭地吞噬宇宙 末世种田忙 邪王的天价医妃 重生嫡女步步惊心 我真的不是天符师 我在天庭当差的日子 都市少年之狂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