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朝未央 > 四十一章 以彼之道 还施彼身

四十一章 以彼之道 还施彼身(1 / 0)

洛阳金殿之上,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未央正襟危坐,太后在珠帘之后。

自上次秋狩之后,这对貌合神离母子嫌隙加深不少。

兵部尚书吴启恒出班启奏:“陛下,太后。如今反贼司马川率军猛攻兖州,兖州一连发来三道告急文书。

潼关方面,反贼司马晔大军亦在加紧攻城。

如今左武卫尚在九原郡附近与北遒鏖战,归期未知。

朝廷宜速派援兵前往兖州,兖州不比潼关城高壕深,恐难以为继。”

双王造反之事,满朝文武皆知,却无人献策。

“众位卿家,有道是食君之禄忠君之忧。

如今形势危急,你们推举何人带兵前往兖州救援?”见皇帝发问,群臣面面相觑。

兵权在李家掌握之中,按道理自然是李家派人。

可是谁也不敢做这个出头鸟,恐招李家报复。

沉寂半晌,永安王司马醇终于出列。

“启奏陛下。如今形势危如累卵,朝廷存亡亦是旦夕之间。

若兖州城破,司马川叛军便可进入河南地界。

河南地界一马平川,十分适合行军。

不出几日,便可兵至偃师。若兵至偃师,洛阳危矣。

老臣以为,神武侯李严熟读兵书,精于行军作战。

若李侯爷肯为国尽力,率军前去支援兖州,反贼必定闻风而遁。

陛下可从左右龙武卫,羽林卫中抽调兵马,集齐十万大军,交由李侯爷统帅。

以侯爷之能,定不负太后与陛下所托。

其实右龙武卫大将军马涛也是合适人选,奈何马将军病重,卧床多日,无法领军出征。

故而请太后与陛下降旨,册封李侯爷为招讨使,平叛大将军,率军支援兖州。”

司马醇此言一出,朝中立刻有六七位官员跟随出列,同声附和。

这些本是司马醇一党,自然意见相同。

李严眉头一皱,他可不愿带兵出去打仗。

他自己心里清楚,这所谓神武侯,大将军本是太后强加于他。

若论带兵,他难以望李龙山项背。“陛下,老臣身负守卫京畿重任,不敢擅离。

带兵人选,还是另选贤能为好。”

见李严出言推辞,丞相房源出班说道:“李侯爷,莫要谦逊推辞。

如今朝廷危急,朝中除去侯爷,再无合适人选统军。

侯爷不论资历还是才能,俱是上上之选。

太后,陛下,老臣以为统军之事,非李侯爷莫属。”

房源一出列,立刻又有四五名官员出列附和。

李严十分头痛,他想坚辞拒绝,却又不敢开口。

这兵权若是不由李家人掌握,万一得胜回京,挥师一击,李家危矣。

若是自己带兵,又恐两军阵前可是刀枪无眼,万一自己有个闪失又该如何是好?

“母后,朝中大臣一致推荐李侯爷,朕亦觉得李侯爷是上家人选。不知母后意下如何?”

未央转身问道。

太后沉吟不觉,她亦不相信李严能力,却也没有更好办法。

这时,兵部尚书吴启恒再次开口:“启奏陛下,太后。李侯爷所说也不无道理。

侯爷肩负京城守卫之责,这已是千钧重担。

若要侯爷出征,京城空虚又该如何?”

吴启恒这番话,李严十分受用,心里对吴启恒好感大增。

谁知吴启恒话锋一转,继续说道:“臣以为,除去侯爷,朝中还有一人可担此重任。

永安王自幼习武,也曾久经沙场,当年曾统军连破北遒七座大营。

若是王爷肯统军出征,朝廷无忧矣。”吴启恒此言,永安王并不反对。

他不似李严,对行军打仗颇有几分造诣。

此番若是自己统军出征,好处不少。

除去金吾卫,又可多掌握一支兵权。

待自己击溃司马川,班师回朝之际,大军一挥,即可铲平李家同这布偶皇帝。

那时凭借自己威望,面南背北轻而易举。

“吴尚书所言,颇有几分道理。然子真执掌金吾卫,身负卫戍皇帝重任,亦不可远离京师。

本宫以为,此次率军出征,还是由神武侯李严前往最佳。

皇帝可下旨册封李严为平乱将军,招讨使,由左右龙武卫,羽林卫,金吾卫中抽调十二万兵马交由李严统帅。

京畿防务之责,可由羽林卫偏将军李蒙暂时代理。

李蒙年纪虽轻,然一身武艺谋略俱是上上之选。皇帝意下如何?”太后发话,未央自然不会反对。

李严硬着头皮领命,他也深知,若是自己不去,兵权交由司马醇,那边是前门拒狼,后门引虎。

不过他也不是等闲之辈,开口启奏:“陛下,太后。微臣以为,潼关防务也需加强。

永安王久经战阵,可带少量人马前去潼关督战。”

永安王没想到李严会倒打一耙,还未开口。太后便已准奏,永安王无奈,只得领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秦云萧淑妃 特利迦成神之路:力量羁绊与释放 汉诛 快穿:病娇反派又被宿主撩迷糊了 农家悍妻:阴郁首辅爆改小娇夫 开局太平间,玄学大佬功德无量 手握山河,背负始皇传承,吾为帝 盛世志 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 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