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1942风起南洋 > 第188章 一批图书

第188章 一批图书(1 / 0)

“这夜景真漂亮。”吴仲华站在山坡上,望着下边灯火辉煌的南塔新城,不禁感叹道,“就要走了,还有些舍不得这里。”

“这座城市就像个孩子一样,我们是看着她一点点长大的。”旁边的李敏华也望着那连绵的一片灯火轻声道,“记得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还在建设,到处都是用茅草、泥巴和竹子搭建的房舍。这才多长时间啊,街道两旁就已经是洋灰砖石楼房了,还修了水泥路,竖起了路灯。这座城市越来越漂亮了。”

“是啊!说到路灯,我们来的时候,还是打着灯笼找宿舍。那时候电不多,还得供应军工厂,还得施行灯光管制,防止日本人来轰炸,我们这边拉的专线经常停电。现在好多了,同学们终于可以在明亮的路灯下读书了。”吴仲华感慨道。

“以前晚上读书不是也有电灯?”李敏华白了他一眼,“图书馆那边可是一直到晚上11点的。”

在他们最初来的时候,南塔图书馆或许是这片新城中唯一一座砖石混凝土结构建筑,那里藏书丰富,据说从国内和国外搜集了大量的图书,接近10万册,是他们这些预备留学生们最爱去的地方。

“图书馆是不错,可那里人太多。尤其为了防空管制,挂满窗帘的时候,又恰好天热,在里边看书真不舒服,还是路灯下清风吹拂,让人心旷神怡。”吴仲华辩解道。

“路灯底下蚊子多。”李敏华理由很强大,竟然噎得吴仲华一时无言以对。

“嘻嘻!”李敏华噗嗤一下笑了起来,挽起了吴仲华胳膊,靠在他的肩头,望向山下的灯光感叹道,“日本人飞机飞不过来了,水电站也建了起来,电灯厂也建起来了。南塔越来越好了,真希望这份平静能一直持续下去,也真希望华夏所有的地方都能如此美丽。”

“眼下还做不到。”吴仲华煞风景道,“就连先锋军的地盘上都没法做到。我记得水电站的那4台发电机还是从法国人手中缴获的,海洋的交通运输通道打不开,机器、物资、人员都没法交流,要从头建起一个工业体系,难啊!”

南塔河支流上建起的水电站,所用的4台750kw发电机组,在外人眼中是先锋军缴获的,其实那是用法国俘虏换来的。那本是川蜀下硐水电站从英美各订了2台发电机组,却因为战争滞留在了海防。先锋军打通了两边,付钱给了国内,又让法国人陪着演了一出戏,就顺利拿到手了。

多了这个总功率3000千瓦的水电站,随着军工产业向南移,几个耗电大户离开,才让南塔新城中的路灯亮了起来。

可这毕竟是少数地方,南塔新城主要是以军工科研以及南塔新建立南洋大学为主,是优先供应电力的,就连不远处的南塔旧城,也没法做到夜晚电力充足供应。而就连万象、清迈等地晚上也还是采取灯火管制。

“先锋军不也是一点点做起来的?只要我们去做,肯定能把华夏也建设的如此漂亮。”李敏华横了他一眼道,“就像我们现在所学的,若是我们航空业发达了,造出了自己的飞机,让日本人的飞机不敢靠过来,不就赢来和平,可以慢慢发展了?”

“是啊!我本想报名学农业机械,可李将军还是鼓励我学内燃机。唯有解决了发动机这个心脏难题,才能让地上跑的、海里游的、天上飞的都强壮起来,保护我们的大地、海洋和天空。”吴仲华点头道。

“可比一比先锋军这边,国内某些人真不像做实事的样。”李敏华忍不住牢骚了一句。

吴仲华一时沉默,半响才转移话题道:“等我们留学回来,说不定一切都会变好。就像李将军说的那样,说不定战争都结束了,等着我们去建设美好家园。”

“我们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李敏华看着下边的灯光,突然觉得舍不得离开。

“我们会回来的,一定会回来的!”吴仲华不禁搂紧了她,坚定道。

……

“趁着这个空白期,还能把更多的人送出去,比如那些留学人员。”李衡提醒道。

最近各地不断交战,日本人对驼峰航线的空中拦截弱了下来,使得驼峰航线出现了一个相对安全期,飞行越来越密集。先锋军支援出去的队伍就是趁着这个空档运出去的。

李衡也希望那些留学人员也能尽快到达目的地,及早掌握更多知识。

“现在恐怕还不行。”赵易摇了摇头断然道,“各处正打得激烈,难说会出现什么情况,还是沉一沉,等过一段时间,美国人彻底在空中和海上占据优势后再说。这些留学生都是现在我们华夏的精英,每一个都是建立我们未来科学体系的好苗子,损失一个都让人心疼,万万不可大意。”

去美国,要先空运穿过战区去印度,然后再坐船绕走太平洋或者大西洋,其中风险莫测,谁也不知道日本人会不会半路杀出来。风险太大,赵易不敢有一丝马虎。

“要算起来,在我们这里也算出国留学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建起吸引别人来留学的大学呢?”赵易微笑道,“就算我们没有大师,可我们有未来方向的指引。只要我们提供好外部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就算没法摸索到科技前沿,也能打好更加稳固的基础,不让他们虚度年华。”

“对啊!”李衡赞同道,“这个时代的很多国内学生,能力超强,就是知识面匮乏了些。这个时代没有网络,就连专业书籍都少,很多基础的知识都难以学到。我们就算没有足够的大学教授,只需要建起一座便捷交流的图书馆,就足够他们学习上一年半载的。上一次空运来的书籍很受欢迎,很多人都希望我们多运送一批书籍来。”

上个月,赵易力排众议进口了一大批国外最新专业书籍,空运来了上万册,近3吨重。为了担心损失,每种书都选了两本,分别装载在不同的飞机上运送而来。

有人还曾非议,但被赵易一句知识无价怼了回去。

若是空运来相同吨数的子弹不过二三十万发,不过先锋军半天的产量。可这一批书籍的到来,立即吸引了国内大量学者的到来。

战争封锁的不仅是物资,知识的传播也受到了影响。

就算抗战前,在国内也难以看到如此多的国外最新专业书籍,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收购图书都是慢慢的经营,很少有像先锋军这样一出手就是上万册,在与国外交流萎缩的现在更是难得,才一下子引起了轰动。

“为了搜集这些书籍,我们可是花费了十几万美元。不过值得。一些以前请都请不来的大牛都被吸引来了。吸引的国内学者多了,我们的大学才有更多教授可聘,我们的研究所才有更多专家加入。就连我们的影响力,也扩大了不少。”李衡呵呵笑道,“看来,我们还得继续进口书籍。”

“这个没问题,我们还有充足的资金。”赵易应道,“我们现在才建立了一个南洋大学图书馆,万象和清迈那边的大学图书馆也要建起来,需要更多的书籍。书籍的来源也不仅仅限于美国,现在的欧洲正是搜刮书籍的好机会,趁着盟军还没有反攻上欧洲大陆,把很多书籍都毁坏,我们可以先去搜刮一下。毕竟,乱世之中书籍不值钱了。”

说到最后,赵易忍不住长叹一声。

先锋军的搜集图书的行动从42年就开始了,首先搜集的是国内的图书。

很多孤本一旦在战乱中损毁就再也见不到了。或许其中的那些知识已经陈旧,但传承的却是华夏的文明,是华夏文明传承的证据。

从美国运来的书籍,重在内容,也是从42年就开始挑选搜购,一开始是用于留美学生们的知识拓展,等到先锋军这边稳定下来,才有了搬运回来的计划。

“外文不要紧,慢慢翻译。德文、俄文、日语甚至梵文的书籍,我们都不嫌多。资金方面我们足够,有些书籍就算我们买来战后再出手,也能赚取一大笔高额利润。所以古董,我们也会收集。重点是有历史价值的,不要欧洲的那些赝品,多收购国内的文物,等下一步筹建起我们自己的博物馆。就算这些暂时运不来我们这里,也可以找安全的地方暂时安置,等以后运来。”赵易把脑子里的思路捋了捋道,

“我们最近香烟产量大增,可以按照我们既定的计划,启动香烟交换计划了。”

战乱时期,香烟和酒精一样都是硬通货。香烟体积小重量轻,更适合运输。这种暴利的产品早就被赵易看中,一边远销海外打出香烟品牌,一边用于替代部分货币,用来换取战乱地区的物资。比如现在或者下一步的欧洲,走私香烟很畅销。

“空运量还是太少了。看来我们得再推一把,先打通一条更畅通安全的空中通道,或者拓宽一条陆地以及海洋通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秦云萧淑妃 特利迦成神之路:力量羁绊与释放 汉诛 快穿:病娇反派又被宿主撩迷糊了 农家悍妻:阴郁首辅爆改小娇夫 开局太平间,玄学大佬功德无量 手握山河,背负始皇传承,吾为帝 盛世志 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 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