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1942风起南洋 > 第261章 不能指望火炮

第261章 不能指望火炮(1 / 0)

“老二,辛苦你了!”赵易紧握着李衡的手晃了晃。

“老李,你牛!”叶关也上前给了李衡大拥抱。

“幸不辱使命!”李衡感慨地差点落泪。

这个枪族的诞生离不开李衡一直以来的身心投入。眼看着这个枪族从无到有,获得最后认可,开始推广使用,他也是百感交集。

当时的一句戏言,让这个后世也没有过的666毫米口径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也是冒着巨大的风险。谁也不知道,这个口径是否能成功,是否比762毫米口径更成功,当初提出意见的李衡心里也是压力极大,直到最后实战结果超过预期,他才放下心头大石。

最终版本的自动步枪被命名为了45式,比原来的44式改良了11处地方,也算是一款新枪了,兼之45年了才开始大规模装备,所以对外宣称的也就改成了45式。

与之一起枪族体系中的半自动步枪,倒是还挂着44式的名字,被称为44式半自动步枪。而班用步枪,也被命名为了45式。

“后世已经证明了,重机枪和狙击步枪不适合跟自动步枪子弹通用,就算同一种口径,弹头也要加重,还有各种麻烦,不如单列。”李衡解释枪族只有三种的原因。

“嗯!”赵易点了点头道,“可见后世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枪族的零件通用和标准化的优势并不显得突出。反倒是小规模冲突让位给了性能最优化,这更使得枪族变得不是很重要了。但我们以后将要面临来自英法,甚至美国人的战斗,枪族的优势就突显出来。为了各方面性能兼顾,主抓三种主要枪械的枪族就比较合适。”

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和班用机枪,这三种武器是轻武器的主力。这三者形成枪族话,就已经省去了很大的麻烦。

另有冲锋枪和手枪组成9毫米鲁格弹,重机枪和轻狙击枪的792毫米毛瑟弹,以及127毫米的重机枪和重狙击枪弹。

这四种子弹就成了先锋军的轻武器弹药体系框架支柱,其中的重中之重还是新的666毫米子弹。

“762毫米口径子弹后坐力大的毛病很难改,不适合亚洲人,而后世的那些小口径威力又不足,尤其是在丛林中,被树木阻挡,又有防弹衣这道难题,也不适合我们。我们的666毫米子弹,兼顾了这两者的优点,当然也有两者的缺点。但总的来说,还是一款适合我们的弹药。

我们的45式自动步枪,米内,精确度还不错。威力不弱于老毛子的ak,后坐力还小了,准确率提高了。

最关键的是膛压不高,泼辣耐用,泥水风沙都不影响。

我还预留了导轨的安装位置。这东西太容易被模仿,现在用处也不多,等以后再安装吧。至少等老毛子和美国人的新自动步枪服役后。”李衡也学会了坑人。

这也是跟赵易现学现卖的。

新自动步枪为什么到现在才服役?还不是当初赵易的一番话。

若是加班加点,多费些工夫,虽然造一款自动步枪和新子弹标准很难,但完全可以在44年先服役一款初级版本的,甚至可以仿造带来的81杠步枪,在43年就能让部队提前用上。毕竟经过多次战斗,已经暴露出了队伍缺少二百到四百米之间的压制火力,在丛林地带和巷战中还问题不大,但在泰国这类已经开发相对完善,平原多农田的地区,近距离的冲锋枪就暴露出了射程近的缺点。

“自动步枪是划时代的武器,中间威力弹也是一层窗户纸,无论被哪一方仿造,对我们都不利。到了二战末期,就算他们得到,也无所谓了。

日本人战败已成定局,造出新枪也来不及装备,二战后更是被阉割掉。美国人二战军工大爆发,造出了那么多的弹药和枪械,以资本家的尿性,哪里肯再造新武器?法国和英国二战元气大伤,又有成堆的制式武器和剩余的弹药,新研制一款武器的要求不强烈。至少可以让我们能挣得一点优先的机会。”赵易极力从各方面扩大自己的优势,缩小和那些老牌帝国之间的差距。

自动步枪若是论单支和美国人用的伽兰德等武器差距还不是很明显,但整个军队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装备上这种武器,最起码在地面上,鲜有敌手。

先锋军有此利器,暴露越晚越合适。但军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二战结束时面对英法的压力最大,所以45年必须得装备上45式了。

“可能要造50万支枪,咱们能完成吗?”叶关对先锋军的军工产量有些担心。他偶尔听国内的人说起,中正式步枪从研制成功到现在也不过造了不到40万支。虽然45式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但到二战结束也不过只有半年的时间,可能完成军队的大规模换装吗?

“我改进了拉膛线的方式。”李衡得意道,“但我带人研制出了精密冷锻法,可以一步到位了。”

枪膛膛线现在流行的切削法费工费时,50年代才发明出的模头顶拉法,本来高压设备是个难题,反倒是30年代德国人就发明的冷锻法比较合适。只是因为那么多次的锻打容易造成应力紊乱,精确度很受影响。不过这些对自动步枪来说,都不是大问题。

况且李衡还特地改进了冷锻法的设备,尽量让捶打产生的应力分布更均匀。

冷锻法的优势就是成品率高,速度快,加上从美国进口的枪管,一下子就解决了最难的枪管所有问题,剩下的就好解决了。

“50万支枪我不敢保证,但二战结束前,我们至少能造出20万支自动及半自动步枪,以及5万挺班用机枪,能让三分之一的队伍换装。”李衡说话向来保守,但他说没问题就是真没问题。

“这些就足够了,我们还有冲锋枪。”赵易点了点头道。就算是用现有的装备对上只靠轻武器的英法,一样能打的他们屁滚尿流,但战争不是只有轻武器登场。

“但火炮我们缺口太大。”李衡也明白这点,不由遗憾道。

枪管先锋军也能造,但只是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不如从美国人那边进口方便。手工作坊造炮管的速度更是慢得急死人。先锋军准备大量装备的122毫米榴弹炮,现在却只生产了3门。

造炮管的难度比起枪管来骤然提升,所需的设备也更加复杂更加巨大。只靠从华夏搜集设备,靠空运运送设备的先锋军还没法健全一个完整的制造体系。

现在先锋军的榴弹和加农炮基本都是靠缴获,连炮弹也主要是缴获自日本人。

先锋军加农炮现在只有11门,其中150炮的2门,105炮5门,还有刚服役的从水下打捞上来的舰炮改造成了的2门105炮,以及2门150岸防炮。

榴弹炮倒是多一些,缴获自法国人和印度支那的155炮4门,缴获自日本人的1门240炮、1门200炮、3门150炮,1门120炮,以及各式来自法国、日本、泰国和美国的105毫米榴弹炮43门。

其他100毫米以下的火炮,诸如75野炮和法国人的85炮也有四十多门,75毫米山炮和90毫米的92步兵炮更是数量过百,但已经不如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火箭炮的组合方便实用了。

60来门大口径榴弹和加农炮就是先锋军各师和军部的主角,若不考虑迫以及火箭炮,对比四五十万先锋军主力来说,委实有些单薄。

主要靠缴获的炮弹更是少的可怜,若不是先锋军派去印度和美国人那边的派遣队加强炮兵训练,恐怕在根据地上连火炮训练都没法完成。

吸纳了国内的一些技工后,先锋军也能造普通炮弹,但杂七杂八的火炮口径让炮弹生产无所适从,只能手工作坊式的零星制造,所以才有了火炮口径统一的标准,被三人定为了122毫米榴弹。

“深孔加工我们还不具备足够的条件,只能生产榴弹炮,加农炮造不了,口径上来说,122都已经很勉强了,150的口径我们的设备更不行,得需要上更大的锻造机,钻床也得换。”按照李衡的说法,当初选择122毫米榴弹炮,除了苏俄的122榴更适合未来发展外,也是根据先锋军的条件提出的最强加工水平。

“我们可以从美国人那里进口一部分105榴应急,也可以在战后从日本人和德国人那里抢到一部分火炮,也能从苏俄那边弄来一部分zis376毫米加农炮,但我们最后还是要立足根本,打造我们自己的火炮和炮弹供给,才能不受制于人。”赵易特地强调道,“火炮除了迫击炮系列,我们就主打45式122毫米榴弹炮。”

先锋军的122毫米榴弹炮也被冠名45式,是在苏俄榴基础上,经过赵易和李衡所熟知的d30上的一些特点改造而成。先锋军暂时没有精力去顾别的,只能先抓好这一种火炮。毕竟,赵易三人一直都明白,先锋军的杀手锏不能靠跟那些老牌帝国拼火炮。

“想要和英法比巨炮,我们没有一点胜算。能不能对抗英法的舰队,只能弯道超车,就看我们的喷气式战机和岸舰导弹什么时候出现了。”赵易把宝都压在了喷气式战机和导弹这些新式武器上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秦云萧淑妃 特利迦成神之路:力量羁绊与释放 汉诛 快穿:病娇反派又被宿主撩迷糊了 农家悍妻:阴郁首辅爆改小娇夫 开局太平间,玄学大佬功德无量 手握山河,背负始皇传承,吾为帝 盛世志 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 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