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极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代争霸录 > 第四十七章 国家动荡

第四十七章 国家动荡(1 / 0)

<>.ntp*{:-:-;t:;}.ntp;n;}</>

赵德钧知道后唐大势已去,于是和儿子率军投降,范延光女为末帝子李重美妃,味独不降。石敬瑭即位,范延光贺表颇后诸侯至,石敬瑭乃封范延光临清王以慰其心。唐末帝李从珂闻晋安寨为敌所陷,诏移幸河阳,时议以魏府军尚全,契丹必惮山东,未敢南下,车驾可幸鄴城。唐末帝知道自己能够依靠的只有范延光,以李崧与范延光相善,召入谋之。薛文遇不知而继至,李从珂变色,李崧故意踩了一下薛文遇脚后跟,文遇乃出。李从珂说:“我见此物肉颤,刚才应该抽刀刺之。”李崧说:“文遇小人,致误大事,刺之益丑。”李从珂对李崧说:“孤想拒守鄴城,不知道公意下如何?”李崧说:“鄴城只是陪都,不足以稳定天下,京师才是天下的根本。”因请李从珂归京。李从珂乃下令回师,车驾至河阳,李从珂左右劝其固守河阳。居数日,符彦饶、张彦琪从前线至,奏说:“敌军势如破竹,后唐城池望风归顺,不可城守”。契丹遣蕃将大详衮率五千骑帮助石敬瑭南伐,时石敬瑭与契丹大军已经杀到潞州。李从珂车驾于是奔向河阳,是日晚,至东上门,小黄门鸣鞘于路,索然无声。李从珂遣马军都指挥使宋审虔率千余骑至白马坡,言踏阵地,时诸将对审虔说:“契丹和石敬瑭大军如此强大,哪里都不堪交战,谁人肯立于此?”审虔乃请李从珂还宫。李从珂还在犹豫之中,石敬瑭大军已经把河阳团团围住。唐末帝李从珂害怕不已,聚城自守,石敬瑭在城下大喊:“李从珂,还我儿子和弟弟性命。”后晋与契丹大军攻城甚急,唐末帝李从珂聚其族,与亲将宋审虔等登元武楼,约东丹王赞华(耶律倍)一起扑火,耶律倍拒绝为李从珂陪葬,李从珂大怒说:“你这个奴才,虽在异国,常思亲人,吾弑君自立,汝密报耶律德光启兵端,你以为我不知道吗?”于是令宋审虔将耶律倍诛杀。杀了耶律倍后,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纵火而死。

石敬瑭率大军入洛阳,契丹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石敬瑭委刘知远巡查警戒,刘知远见洛阳已经残破不堪,立即下令:“谁再敢在洛阳烧杀抢掠,无论是汉军还是蕃骑,立诛不赦。”军队见刘知远纪律严明,个个都不敢再胡作非为,洛阳都邑肃然,市民无敢犯令。

石敬瑭迁都开封,封皇子重乂、重进、重英并赠太保。令石重信为河阳节度使,妹婿杜重威为舒州刺史,石重乂留守西都洛阳。加刘知远检校司空,充侍卫马步都指挥使,权点检随驾六军诸卫事,寻改陕州节度使,充侍卫亲军马步都虞候。天福二年六月,临清王范延光叛于魏,遣其牙将孙锐、澶州刺史冯晖,以兵二万距黎阳,掠滑、卫。石敬瑭闻范延光用孙锐等以反,笑说:“吾虽不武,然尝从明宗取天下,攻坚破强多矣。如延光已非我敌,况孙锐等儿戏邪?行取孺子尔!”乃决意讨之。晋石敬瑭以杨光远为招讨使,张从宾为副部署使,张从宾从杨光远同讨范延光,引兵自滑州渡胡梁攻之。时郭威在军中,当行,意不愿从。史弘肇对郭威说:“杨公当朝重勋,子不欲从,何也?”郭威说:“杨公素无英雄气,得我何用?能用我其刘公(刘知远)乎!”杨光远于是留下郭威。

孙锐轻脱无谋,兵行以娼女十余自随,张盖操扇,酣歌饮食自若。军士苦大热,皆不为用。杨光远抓住孙锐的间谍,询得其谋,故意布置一残兵弱将在河边,诱孙锐等渡河,锐兵半济,杨光远精锐尽出,大击之,锐兵多溺死,孙锐、冯晖退走入魏,闭壁不复出。

范延光初无必反意,及锐、晖等败,范延光遣牙将王知新赍表自归,石敬瑭不见,以知新属武德司扣押。范延光又附杨光远表请降,杨光远不报,时范延光病好,遂坚守。使人诱张从宾说:“石敬瑭乃汉之叛徒,为登帝位,卖国求荣。公镇西都洛阳,龙型虎步、兵强马壮,取富贵反手间,你我南北夹击,取天下不难,何必守制于人!”张从宾时在河阳,乃起兵以应之。先杀石重信,于是发兵攻入洛阳,及入洛阳,又杀石重乂,取内库金帛以给部伍,势大震,因东据汜水关,杀巡检使宋廷浩。石敬瑭听说张从宾反叛,势力强大,立即戎服,严轻骑,将奔晋阳以避之,桑维翰叩头苦谏说:“贼锋虽盛,势不能久,请少待之,不可轻动。”石敬瑭乃止。

石敬瑭命杜重威、侯益分兵讨张从宾,石敬瑭召侯益说:“国家危急,卿能为朕死耶?”侯益说:“张从宾乌合之众不足以惧,我率领五千精锐士卒,就一定能大破敌军。”石敬瑭于是封侯益为西面行营都督部署,令其带兵出征。侯益率兵五千驻扎虎牢,张从宾率万众夹汜水列阵。侯益和杜重威率众击杀,张从宾军大败,伏尸河中,汜水几为断流,张从宾乘马过河时落水而亡。侯益令将敌军首级筑成京观,并刻石纪功。

石敬瑭闻报大喜,拜侯益河阳三城节度使,封杜重威为拜潞州节度使,后加升为平章事,令诸杀张从宾所有亲属。时,李彦珣为河阳行军司马,张从宾反河阳,彦珣附之,从宾败,彦珣奔于魏,范延光以为步军都监,使之守城。招讨使杨光远知彦珣邢州人也,其母尚在,乃遣人之邢州,取其母至城下,示彦珣以招之,彦珣望见,自射杀之,见者泪下。晋军以箭书二百射城中,悉赦魏人,募能斩范延光者。然魏城坚难下,攻之逾年不克,师老粮匮。宗正丞石帛上书极谏,请赦延光,愿以单车入说而降之。石敬瑭亦悔悟。三年九月,使谒者入魏赦范延光,延光乃降,石敬瑭册封范延光为东平郡王、天平军节度使,赐铁券。

范延光以太子太师致仕居京师,石敬瑭岁时宴见,待之与群臣无间,然石敬瑭怕范延光在京师对自己不利,心不欲使范延光在京师。岁馀,使宣徽使刘处让载酒夜过延光,刘处让对范延光说:“上遣处让来时,适有契丹使至,北朝皇帝问晋魏博反臣何在,恐晋不能制,当锁以来,免为中国后患。”延光闻之泣下,莫知所为。处让说:“当且之洛阳,以避契丹使者。”范延光说:“杨光远留守河南,吾之仇也。吾有田宅在河阳,可以往乎?”刘处让说:“可也。”范延光乃挈其帑归河阳。其行辎重盈路,杨光远知道范延光不为石敬瑭所喜,乃贪婪其资财,欲图之。因奏说:“延光反覆奸臣,若不图之,非北走胡则南走吴越,请拘之洛阳。”石敬瑭犹豫未决。杨光远兼镇河阳,其子杨承勋知州事,光远乃遣承勋以兵胁之使自裁。范延光说:“天子赐我铁券,许之不死,何得及此?”杨承勋大怒,乃以壮士驱之上马,行至浮桥,推堕水溺死,以延光自投水死报朝廷,因尽取其赀。石敬瑭以适会其意,不问,假意为之辍朝,赠太傅。

后晋建立之后,皇甫晖从地方调到京师,担任卫将军。皇甫晖听说已经当上了节度使的赵在礼收割了很多民脂民膏,并且当时也来到京城,皇甫晖于是前去拜访赵在礼,赵在礼不情愿的接待皇甫晖,皇甫晖对赵成礼说:“我们同在甘陵起事,最终成就大业,但事情是由我先发起的,你今天的富贵,能让我分享一点吗?否则,你将大难临头!”赵在礼听了十分害怕,送给他数千钱物,还设酒款待皇甫晖,喝酒之时,皇甫晖镇定自若,喝完酒不谢而去。

石敬瑭两个皇子死于兵乱,于是诏石重贵入朝,进封石重贵为齐王,兼任侍中。是时,安重荣镇成德,吐谷浑因不堪契丹奴役,想脱离契丹,归顺晋朝。他们在首领白承福率领下自五台入成德,安重荣对呻吟于契丹铁蹄之下的人民给予同情和支持,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听闻后晋将领收留吐谷浑,大怒,遣使者谴责石敬瑭,石敬瑭大为恐惧,遣供奉官张澄率兵搜索并、镇、忻、代等州山谷中吐谷浑之众驱出之。被驱逐之吐谷浑部落去而复来,安重荣安抚他们说:“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遂畜聚亡命,收市战马,逐有反意。

石敬瑭见中原对契丹的不满被安重荣挑起,群情激愤之下想与契丹绝好,桑维翰连忙上书说:“方今契丹未可与争者,有其七焉:契丹数年来最强盛,侵伐邻国,吞灭诸蕃,救援河东,功成师克。山后之名籓大郡,尽入封疆;中华之精甲利兵,悉归庐帐。即今土地广而人民众,戎器备而战马多。此未可与争者一也。契丹自告捷之后,锋锐气雄;南军因败衄已来,心沮胆怯。况秋夏虽稔,而帑廪无余;黎庶虽安,而贫敝益甚;戈甲虽备,而锻砺未精;士马虽多,而训练未至。此未可与争者二也。契丹与国家,恩义非轻,信誓甚笃,虽多求取,未至侵凌,岂可先发衅端,自为戎首。纵使因兹大克,则后患仍存;其或偶失沈机,则追悔何及。兵者凶器也,战者危事也,苟议轻举,安得万全。此未可与争者三也。王者用兵,观衅而动。是以汉宣帝得志于匈奴,因单于之争立;唐太宗立功于突厥,由颉利之不道。今契丹主抱雄武之量,有战伐之机,部族辑睦,蕃国畏伏,土地无灾,孳畜繁庶,蕃汉杂用,国无衅隙。此未可与争者四也。引弓之民,迁徙鸟举,行逐水草,军无馈运,居无灶幕,住无营栅,便苦涩,任劳役,不畏风雷,不顾饥渴,皆华人之所不能。此未可与争者五也。契丹皆骑士,利在坦途;中国用徒兵,喜于隘险。赵魏之北,燕蓟之南,千里之间,地平如砥,步骑之便,较然可知。国家若与契丹相持,则必屯兵边上。少则惧强敌之众,固须坚壁以自全;多则患飞輓之劳,必须逐寇而速返。我归而彼至,我出而彼回,则禁卫之骁雄,疲于奔命,镇、定之封境,略无遗民。此未可与争者六也。议者以陛下于契丹有所供亿,谓之耗蚀;有所卑逊,谓之屈辱。微臣所见,则不然。且以汉祖英雄,犹输货于冒顿;神尧武略,尚称臣于可汗。此谓达于权变,善于屈伸,所损者微,所利者大。必若因兹交构,遂成衅隙,自此则岁岁征发,日日转输,困天下之生灵,空国家之府藏,此为耗蠹,不亦甚乎!兵戈既起,将帅擅权,武吏武臣,过求姑息,边籓远郡,得以骄矜,外刚内柔,上陵下替,此为屈辱,又非多乎!此未可与争者七也。”石敬瑭览表,于是放弃抵抗契丹的冲动,继续向契丹委曲求全。

徐温死后,南吴加封徐知诰为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之地划为齐国。徐知诰推掉尚父、丞相之职,在听闻后唐李从珂自杀,后唐灭亡后,徐知诰立即开设大元帅府,设置官员。这时,闽国、南汉等国都遣使者前来,劝徐知诰称帝。

937年,石敬瑭入汴州,徐知诰立即建立齐国,并任命宋齐丘、徐玠为左右丞相。同年十月,徐知诰逼迫杨溥让位,受禅称帝,国号大齐,改元升元,并尊杨溥为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帝,尊徐温为忠武皇帝。

939年(升元三年),徐知诰对众大臣说:“我本姓李,乃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初为杨公行密收为养子,但是不为杨行密的儿子们所容。杨行密只得将我交给徐温抚养,取名徐知诰。现我要恢复李姓,改名为昪,改国号为唐,不知道你们有何意见?”众大臣个个赞成。李昪于是为唐高祖、唐太宗立庙,追尊父祖四代为皇帝,改奉徐温为义父,并对徐氏子弟大加封赏。史称南唐。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秦云萧淑妃 特利迦成神之路:力量羁绊与释放 汉诛 快穿:病娇反派又被宿主撩迷糊了 农家悍妻:阴郁首辅爆改小娇夫 开局太平间,玄学大佬功德无量 手握山河,背负始皇传承,吾为帝 盛世志 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 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